“红锥遗传改良与高效培育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处于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米乐app官网登录
发布时间:2014-02-24 作者: 来源:广西林科院综合办公室 总浏览:3623 今日浏览:1
2014年2月20日,广西科技厅在南宁组织召开了由广西林科院等单位完成的“红锥遗传改良与高效培育研究及应用”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教授担任主任委员,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副所长尹光天研究员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庞正轰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李志辉教授、广西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李先昆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邓荫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西林业厅莫钊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担任委员,共7名区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组成。
红锥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珍贵乡土阔叶造林树种,项目针对红锥造林成活率低、干形良莠不一、良种缺乏、成材周期长等问题,进行立项和选题,意义重大。项目在红锥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遗传多样性分析、材性与生长的关系、种源、家系选择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良种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保存了429份种质,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红锥种质资源库;揭示了红锥生长性状与材性变异的相关性;红锥种源、家系遗传力以及遗传相关性的变化规律;选育出通过省级审定的红锥优良种源2个和优良家系10个;建成了国家级红锥良种繁育基地和广西红锥良种培育中心。有效地推动了红锥良种化造林进程。项目提出了红锥壮苗培育和扦插育苗的技术路线,阐明了扦插育苗根系发达有效促进生长的机理。提出了红锥母树林经营和采穗圃营建技术,扦插生根率和造林成活率大幅提高,“红锥嫩枝扦插”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建立了以流水浸种、移苗剪根、种子横摆、菌根拌种为核心的红锥壮苗培育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造林成活率低、早期生长慢的难题。项目优化了红锥高效栽培的7种模式,形成了系统的红锥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制订了行业和地方标准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已获授权2项;发表论文55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在广西、广东和福建推广良种造林22.57万亩,培训林农1200多人次,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该成果在红锥干形和速生良种选育、嫩枝扦插促进根系发达与生长,及《红锥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等方面属珍贵阔叶树种遗传改良与高效培育领域的重大创新,处于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为我国南方珍贵树种的规模发展、快速发展和高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红锥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珍贵乡土阔叶造林树种,项目针对红锥造林成活率低、干形良莠不一、良种缺乏、成材周期长等问题,进行立项和选题,意义重大。项目在红锥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遗传多样性分析、材性与生长的关系、种源、家系选择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良种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保存了429份种质,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红锥种质资源库;揭示了红锥生长性状与材性变异的相关性;红锥种源、家系遗传力以及遗传相关性的变化规律;选育出通过省级审定的红锥优良种源2个和优良家系10个;建成了国家级红锥良种繁育基地和广西红锥良种培育中心。有效地推动了红锥良种化造林进程。项目提出了红锥壮苗培育和扦插育苗的技术路线,阐明了扦插育苗根系发达有效促进生长的机理。提出了红锥母树林经营和采穗圃营建技术,扦插生根率和造林成活率大幅提高,“红锥嫩枝扦插”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建立了以流水浸种、移苗剪根、种子横摆、菌根拌种为核心的红锥壮苗培育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造林成活率低、早期生长慢的难题。项目优化了红锥高效栽培的7种模式,形成了系统的红锥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制订了行业和地方标准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已获授权2项;发表论文55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在广西、广东和福建推广良种造林22.57万亩,培训林农1200多人次,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该成果在红锥干形和速生良种选育、嫩枝扦插促进根系发达与生长,及《红锥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等方面属珍贵阔叶树种遗传改良与高效培育领域的重大创新,处于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为我国南方珍贵树种的规模发展、快速发展和高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