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林科院米乐app官网登录官网!

学术带头人:项东云-米乐app官网登录

发布时间:2012-07-03  作者:    来源:广西林科院实验室管理办公室  总浏览:439  今日浏览:3 

\

  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工,硕士导师。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学会理事,林木遗传育种常务委员,桉树专业委员会主任,林木育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西林学会副理事长;广西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林业局咨询专家。广西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国内桉树研究知名专家。
  长期从事桉树改良研究,主持和主要参加多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获国家和自治区科技成果奖励13项,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合著专著6部。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
 
  团队研究方向及领域:林木遗传改良和栽培方向。主要研究桉树遗传改良、良种繁育及高效定向培育的综合配套技术,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桉树人工林生态定位观测建立。

  团队固定人员:陈健波、周 维、姚瑞玲、叶露、李昌荣、卢翠香、刘媛、任世奇、张照远、唐庆兰

  在研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委-耐寒桉树生根活性物质鉴定及调控机制研究;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价与碳汇计量技术研究》子项目-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减排增汇技术研究(林科200802);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高产优质桉树速生材树种新品种选育(2008-27);
  国家林业局-西南桦、光皮桦优良无性系育林技术研究(201104060);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邓恩桉遗传改良及其杂交育种技术引进(2006-4-66);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外来木本植物入侵风险预测评估体系引进》子项目-广西省外来木本植物入侵风险评价(2006-4-30-1);
  国家林业局-桉树生态经营及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
  广西科技厅-桉树人工林生态效应及调控机制研究(第一课题:桉树人工林生态定位站建设);
  广西科技厅-高产优质多抗桉树新品种选育(桂科攻1123004-3a);
  广西科技厅-菌根对广西石山地区多功能适生造林树种的生长效应研究及应用(2010gxnsfb013031);
  自治区质监局-桉树人工林栽培技术规程;
  广西林业厅-良种桉无性系耐寒性区域测定与示范(桂林科字[2008]第27号);
  广西林业厅-桉树新品种优良遗传性状选择、改良与开发利用(林科字[2007]第24号);
  广西林业厅-邓恩桉优良遗传性状选择与利用研究(桂林科字[2009]1号)。

  取得研究成果:
  2008年,完成项目《柳窿桉优良无性系选育与区域试验》,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届梁希三等奖;
  2008年,完成科技厅项目《耐寒桉良种邓恩桉脱毒及组培技术研究》验收;
  2008年,发布《桉树速生丰产林生产技术规程》;
  2009年,完成科技厅项目《耐寒桉新品种邓恩桉遗传改良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验收;
  2011年,完成项目《桉树中大径材良种与高产栽培模式研究》成果认定;
  2011年,完成国家林业局948项目《邓恩桉遗传改良及其杂交育种技术引进》项目,获“邓恩桉优良种源-家系-无性系选择和繁育技术”成果认定;
  2011年,完成项目《itto通过社区促进中国广西热带地区非木材林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成果鉴定。

  著作及论文:
  南方林木遗传改良策略与新技术应用研究,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
  抗逆性杂交桉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广西林业科学2006(01);
  尾叶桉第二代种子园亲本选择与配置研究,广西林业科学2006(03);
  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的土壤经营——以广西东门林场为例(英文),广西林业科学2006(04);
  木本植物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05);
  栽培密度与施肥对尾巨桉中大径材生长的影响,广西林业科学2007(01);
  大花序桉种源-家系遗传变异与早期选择研究,广西林业科学2007(01);
  大花序桉种源-家系试验的早期研究,广西林业科学2007(04);
  夜间低温对2种桉树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2007(10);
  尾叶桉和邓恩桉的光合和蒸腾特性对光强的响应,安徽农业科学2007(29);
  大花序桉种源间木材物理性质变异研究,广西林业科学2008(02); 
  邓恩桉优树的选择标准,林业科技开发2008(01);
  ,广西林业科学2008(01);
  广西桉树资源和木材加工现状与产业发展前景,广西林业科学2008(04);
  尾叶桉、邓恩桉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林业科技开发2008(06);
  不同桉树无性系幼苗叶片形态、生理特征的差异性比较,广西林业科学2009(01);
  低温胁迫对桉树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桉树科技2009(01);
  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三种桉树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广西林业科学2009(02);
  尾巨桉无性系生长与形质性状变异研究,广西林业科学2009(02);
  尾巨桉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生长特性研究,广西林业科学2009(03);
  不同桉树无性系幼苗对离体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安徽农业科学2009(25);
  大花序桉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变异研究,林业科技开发2009(04);
  邓恩桉插条生根抑制物质鉴定 ,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02);
  广西桉树人工林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示范效益研究与评价,广西林业科学2010(03)。
  桉树无性系叶片性状和光合参数差异比较,林业科技开发2010(06);
  2种桉属树种插条中酚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差异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11);
  calcium alleviation of sodium toxicity in salt-treated cyclocarya paliurus seedlings, 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 vol. 6(27);
  不同基肥造林对尾巨桉幼树期林木生长的影响, 西部林业科学2011(01);
  木材蓝变生物控制菌康氏木霉胞外几丁质酶的纯化及特性, 广西林业科学2011(01);
  东南亚产三种黑酸枝木材构造特征比较研究, 福建林业科技2011(02);
  丘陵地桉树无性系人工林生长调查, 林业科技开发2011(04);
  18年生尾巨桉无性系木材纤维形态和基本密度变异研究, 广西林业科学2011(0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