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林科院米乐app官网登录官网!
党建之窗

龙岩乡久乐村党支部坚持“四个服务” 提升流动党员主题教育实效-米乐app官网登录

发布时间:2023-11-23  作者:文:蒙桂艳    来源:广西林科院  总浏览:261  今日浏览:1 

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自治区林业局定点帮扶的环江县龙岩乡久乐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河池市党委和环江县党委关于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优势,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坚持以“贴心式、结对式、体验式、顾问式”的“四个服务”意识抓好流动党员主题教育,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疏通学习服务渠道,打造“贴心式”服务

主题教育前期部署阶段,通过党员微信交流群,着力推动党员明确并牢记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具体目标,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和“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深深印在脑海里。并把支部制定的主题教育学习计划分享到微信群,告知流动党员主题教育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教育,每位党员都应该积极参与学习教育。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每位流动党员手中都有一套学习资料,我村驻村工作队员自掏腰包,将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学习资料邮寄到在广东、浙江务工的7位流动党员手中。有的流动党员长期在外跑长途,经常去新疆出差,几天都不在邮寄地址所在地,快递丢失了,驻村工作队员又从后援单位拿了整套学习资料补寄给他们。同时,在党支部党员微信交流群上传学习资料电子版和语音版链接,方便党员随时在手机上学习。通过以上“贴心式”服务,让流动党员对主题教育活动应知尽知,应学尽学,最大限度促使主题教育更“贴近”党员。

强化支委示范带动,打造“结对式”服务

主题教育活动伊始,支部便将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纳入工作重点,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将流动党员的情况逐一分析对比。支委先学先试,根据党员具体情况,以“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打造“结对式”帮扶服务。对同属一个屯且理论水平相当的流动党员,尽量安排同屯的支委结对帮扶,对理论水平较高且有一定眼界和见识的党员,安排支部书记结对。通过“结对式”服务,既能让在家的党员同志与在外的流动党员交流感情,又能达到互学互通、相互勉励、共同进步的作用。

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打造“体验式”服务

    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针对流动党员分散性和流动性的特点,首先是使用网络远程教育的方式对流动党员开展主题教育。借用先进的教育经验,通过“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河池市党员先锋网”等网络学习平台开展主题教育。其次是根据不同层次党员的自身情况进行分层教育。对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党员,建议读原著、学原文,采取沉浸式阅读方式,逐字逐句阅读,结合在外工作的阅历和见识,感知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思想。对文化层次较低的党员,建议其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上听原文语音的方式进行学习。最后是支部组织“三会一课”开展主题教育时,利用“云端”把主题教育阵地搬到线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学习强国”的“强国视频会议”或“腾讯会议”接入在外的流动党员,通过视频将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引入“云端学”,进一步深化流动党员学习教育成果。

提供线上专人辅导,打造“顾问式”服务

    在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支委与驻村工作队员联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顾问式”服务。以流动党员的需求为着力点,一是在党员微信交流群设主题教育辅导员。党员交流微信群里设专人辅导,由一名驻村工作队员专门负责回应微信群里流动党员日常提出的要求和问题,及时发现工作疏漏,对流动党员的需求实施“精准服务”。二是在村委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点。通过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实现流动党员信息的动态管理,在外打工的流动党员,支部书记利用电话联系、微信语音等,帮助他们学理论、用理论,充分发挥支部书记熟悉村情民情的长处,理论结合实际,有效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网站地图